139-7499-7429

行业动态
浙江省海盐县:以国企化改革促公办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万元,同比增长超52%;入住人数从57人跃升至181人,床位使用率提升至62%——这是浙江省海盐县老年公寓在完成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后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近年来,海盐县以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机制、优化供给,推动养老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高品质迈进。

平稳过渡,激发新活力

海盐县将原事业编制的县老年公寓成功转制为县属国有企业海盐康柏颐养管理有限公司,并与物产中大金石集团联合组建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形成“国有控股+专业运营”的运营模式。新公司建立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原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通过“身份转换+双向任职”实现平稳过渡。

在第三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县老年公寓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后,县国资部门确认并完成原有资产移交,由转制后的海盐康柏颐养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原本在县老年公寓入住的老年人平稳转移至中大朗颐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并可享受6个月床位费7折优惠。此项改革举措赢得老年人的大力支持,实现了服务无缝对接,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养老需求。

多维升级,打造品质养老

针对原老年公寓设施陈旧问题,县政府专项投入3000万元实施整体改造,核能集中供暖系统的引入,让冬日里的服务中心暖意融融。运营方陆续投入资金350万元,用于绿化提升、适老化改造、标准化医务室建设等,昔日的老旧公寓蜕变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中心。

海盐县推行管办分离模式,明确政府部门与运营企业的权责边界。通过构建“季度检查+年度审计”的常态化监管体系,严守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财务规范三条红线。改革以来,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12次,改造升级消防设施23处,连续两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老人们撑起了安全防护伞。

通过社会风险评估和“原价公示+过渡期优惠”等举措,服务中心调整床位费、护理费,平稳完成价格调整,实现从财政保障到自收自支的转变。“公益底色+市场活力”的运营模式,既守住了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又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强了自我造血能力,让机构发展更可持续。

精细服务,重塑专业价值

服务中心打造了“医养+食养+文养”的特色服务体系,与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武原分院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县内首家设置长护险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机构;实行“基础套餐+个性点餐”餐饮服务,配备专业营养师团队,开发低糖、低脂等7类特殊膳食;构建“每日微活动+周主题活动+月特色活动”的文娱活动体系,搭配全市首个养老机构老年学堂,年开展文化活动600余场;推出旅居养老产品,改造特色客房21间,开发“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特色线路3条,年接待旅居老年人82人次。

机构改革后,服务中心建立了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设置“管理培训生—业务骨干—中层干部”成长通道,吸引16名青年人才加入,其中5名00后的到来为团队注入了青春活力,团队平均年龄下降5.2岁;成立“俞蒙霞大师工作室(海盐)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护理员技能培训,认知症照护持证率达100%;构建“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培养链条,累计开展安全培训、服务礼仪培训、技能培训408人次,专业的服务团队为高品质养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服务中心还建立了“自理—中级—高级—特级”四级评估机制,为每位老年人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创新采用“非药物干预+团护”模式,整合医护、康复、社工等专业力量,开发8大类32项认知训练课程。特级护理实行“1名责任护士+3名专业护理员”的精细配置,长护险服务细化出42项标准化流程,专业细致的照护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妥善照料,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Copyright © 长沙友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33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