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7499-7429

行业动态
中国社会报:湖南省岳阳市着力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湖南省岳阳市着力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暖心服务润物无声  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王   铭   通讯员   徐益群

时值盛夏,洞庭湖畔,湖南省岳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一个个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与各类资源联动,以更加密实的服务网络不断增加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岳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胡伟说,近年来,岳阳市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在解决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出实招、见实效,因地制宜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新方法,强化各类服务协调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养老服务融入社区、贴近家庭,实现暖心服务润物无声、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完善政策,推进实践创新

“现在每餐政府补助4元,村里再补贴2元,我只花4元就能吃到三菜一汤,比在家做饭省心多了,孩子在外工作也放心。”近日,君山区许市镇许家牌村的李文白老人边说边展示君山区“百岁之家”的就餐卡。

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岳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老年助餐服务补贴制度。该条例不仅明确了分级分区规划设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刚性要求,还明确了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机制。

同时,岳阳市构建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正驱动改革创新稳步前行。《岳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细化了设施建设、人才培训等8大类28项任务;《市辖区社会办养老服务专项补助实施办法》明确了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运营补助、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补助等标准,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2015年,从事家政服务多年的陈佳投身养老服务业,成立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她说,这离不开岳阳市推出的探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支持。如今,陈佳开办的养老服务中心可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看护、健康管理、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有护理人员近200人,年服务老年人上万人次。

汨罗市探索“乡邻相伴”互助养老模式,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在神鼎山镇鹅江村养老服务中心,75岁的张施兰老人用10个互助积分兑换了理发服务。“中心有场地、有服务,我们还能互相搭把手,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张施兰说。

各地还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医生定期到敬老院坐诊,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我身体状况好多了,可以自己下楼散步了。”入住云溪区长岭街道敬老院的李秋生老人笑着说。老人的康复记录显示,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他的肢体功能评分有了很大的提高。

盘活存量,优化服务供给

走进岳阳楼区金鹗山街道万家坡社区,由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梅玉枝老人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体验适老化爬楼机器人。“有了这个机器人,上楼变得轻松多了。现在购买还能享受焕新惠老政策补助,我感觉挺合适的。”体验之后,梅玉枝表示。

这个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远程问诊系统,打造了适老化产品展示体验区、长者食堂,开设了银发学堂。中心负责人黄继志介绍,他们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打造“小美专精”的养老服务综合站点,就是要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专业的服务。

岳阳市通过“盘活存量+功能升级”等举措,破解养老设施短缺难题。岳阳楼区将闲置物业改造成社区长者食堂。其中,望岳路街道鹰山社区长者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逾700人次,被老人们称为“社区老人会客厅”。云溪区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设置认知症照护专区,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平江县将撤并的村小学改造成村级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等服务。君山区将闲置房屋改造为“百岁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等服务,还开辟了“互助菜园”。华容县探索“老年协会+养老”模式,通过“自愿积分、时间兑换”的方式,让老人不仅能获得助餐、助洁服务,还能将积分存入志愿积分系统,为未来积累养老资源。

城乡统筹,促进一体发展

加速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是岳阳市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举措。岳阳市通过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庭、社区、机构都能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下转6版)(上接1版)

位于岳阳楼区的和园养老院,不仅为360余名入住老人提供“医、养、康、护”一体化专业服务,还依托院内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旅居养老等服务。89岁的张艾荣是退休医生,入住养老院已有4年,将养老院当成了家。她说:“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文化娱乐活动多,还建有养护院,专业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让我们有了身边的医疗保障。”

不住进机构,也能享受专业照护。近日,家住南湖新区湖滨街道的80岁老人黄响林通过家中的智能养老终端预约了助浴服务,很快就有护理员上门了。此前,民政部门对他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为他安装了包含烟感报警器、健康监测手环等设备的适老化智能系统。黄响林感慨地说:“改造前,工作人员带着仪器上门测量尺寸,仔细了解我的生活习惯,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想得特别周到。”

通过加装智能设备、链接上门服务,岳阳市让更多家庭变身“微型养老院”。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9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近一年来,全市新增2248张家庭养老床位,为4178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居家上门照护服务。

平江县板江乡黄苏村护老员曾注芳负责为15户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早上帮王爷爷测血压,中午去李奶奶家做饭,下午去卫生院帮老人取药……”曾注芳翻开服务手册,向记者介绍他这一天的服务内容。曾注芳是全县425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老员之一。这支由低收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组成的护老员队伍,为偏远山区的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暖心服务。

截至目前,岳阳市已建成10所高标准的失能照护机构(社会福利院),完成112家乡镇敬老院提质升级和消防改造,推动58家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岳阳市利用闲置资源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58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点1166个、老年助餐点198个。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政策红利的精准落地。”岳阳市民政局局长卿漪表示,下一步,岳阳市将继续深化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创新实践,着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让每位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的人情味和烟火气里,感受到关爱、享受到幸福。@湖南养老课代表


Copyright © 长沙友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33231号